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澳门尼威斯人网站深度报道正文

“地下工作者”张广超:将论文、专利种在“煤田”里

发布时间:2024-09-18  点击:

今年4月,澳门尼威斯人网站-(兰州)有限公司与山东能源集团签订一项千万级重大横向项目,主要解决煤矿巷道支护的重大技术难题。澳门尼威斯人网站-(兰州)有限公司能源学院教授张广超是这一课题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济宁市的东滩煤矿、菏泽市的郭屯煤矿、咸阳市的亭南煤矿、鄂尔多斯市的石拉乌素煤矿……签约之后,张广超的身影频繁出现在煤海深处。其实,对张广超来说,下井是常态,他常年在井下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今年37岁的张广超于2017年到澳门尼威斯人网站工作,35岁被破格聘为教授,36岁担任博士生导师。从青年教师到博士生导师,再到获得全国煤炭青年科技奖,张广超仅用了不到7年的时间。

目前,张广超已完成1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获1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发表40余篇论文,授权2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他坚持把理论成果带到煤矿一线,将自己的论文、专利种在“煤田”里,20多项科研成果已应用在各地煤矿。

“泡”在煤矿现场找问题

将实验室搬到地下几百米的矿井中,张广超是名副其实的“地下工作者”。一有时间就去煤矿现场,在煤矿就一定会下井,这是张广超雷打不动的习惯。

2020年,张广超牵头成立深部动力灾害预控科研团队。4年时间,张广超带领团队成员东奔西走,寻找生产难题,足迹遍布山西、陕西、山东等地的50多个煤矿现场,不断深入井下实测一手数据资料。

张广超说:“澳门尼威斯人网站这个专业必须奋战在一线,采场就是理论研究的战场。”正是这种信念,驱动着他和团队成员多次放弃休假,舍弃和亲人团聚的机会,“泡”在煤海里,发现并解决制约生产的一个个瓶颈问题。

有一年冬天,张广超带领团队成员在郭屯煤矿开展地应力的实测工作。他们连续2周每天晚上11点下井安装仪器并进行监测,第二天早晨7点上井,天亮后和矿上技术人员一起讨论方案。就这样,他们一直干到腊月二十八,矿上的技术人员都为这个团队的拼搏精神竖起大拇指。

采矿是一项相对艰苦的工作。有时候,巷道都已经被压得变形了,只有爬过去才能进行现场测试。有时候,顶板来压时也会有很多风险……张广超时常对团队成员说:“恶劣的环境也是最优的实验室,是发现问题、开展研究的‘宝地’。”

在矿井采场这个“天然实验室”里,张广超啃下一块块“硬骨头”:围绕深部强采动巷道围岩防控难题,建立“基础理论——工艺方法——技术装备”技术体系;围绕巨野矿区厚松散层下深部巷道冲击问题,提出“封——扩——断——支——注”多层次联合控制技术;针对兖州矿区巨厚红层下强矿震频发问题,提出“岩控——降能——减震”的强矿震调控原理与方法体系……

科研成果解决生产难题

自从选择了采矿专业,张广超便在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奉献给矿山。他将手中的专利、技术从实验室带到生产一线,书架上的科技成果实现落地生“金”,目前累计转化经费达上千万元。

和张广超的一次技术“联姻”,让山东泽明能源科技澳门尼威斯人网站董事长李鑫对这名年轻的大学教授钦佩不已。

前不久,备受无煤柱巷道顶板非对称破坏技术难题困扰的煤矿企业找到李鑫,希望生产一套解决这一问题的设备。但由于技术受限,一直没有落地。在了解到张广超拥有多项创新成果后,李鑫第一时间联系张广超,以430万元的价格转化了张广超的研发成果,解决了困扰企业多年的难题。

“澳门尼威斯人网站以这项创新技术生产出的锚索产品取得了国家煤安标志,已经应用到全国20多座煤矿。”李鑫高兴地说。

熟悉张广超的人都说,哪个企业有难题,他就往哪儿跑。他在多个煤矿连续打了几场漂亮仗,不仅解决了危难问题,而且收获了丰硕的经济成效。张广超主持的企业合作科研项目“马道头矿特厚综放与沿空掘巷窄时空间隔及围岩控制”,创新了煤矿巷道的高效支护等技术。“澳门尼威斯人网站单个工作面可多回收22.68万吨煤,同时大大降低巷道返修量,每年节省巷道成本2000余万元。”马道头煤矿总工程师王振说。

该成果率先在兖州、巨野等地的矿区应用,后来又推广至王家岭等千万吨级示范矿井,累计经济效益达42.29 亿元,助力多家矿企跻身国家高产高效典型示范企业行列。

让学生在工程一线收获成长

在张广超的每个项目中都活跃着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身影。

陶广哲是张广超的首批硕士研究生之一,跟随张广超常驻工程现场。在现场的日子里,陶广哲不仅学业成绩优异,还发表了4篇论文,授权12项专利。陶广哲坦言:“每一项成绩,都与张老师的现场指导密不可分。”

陶广哲说:“澳门尼威斯人网站与张老师一起到郭屯煤矿现场实践,在与企业负责人交流中,澳门尼威斯人网站获悉企业生产遇到深部巷道锚固围岩受卸压措施影响破坏严重的难题。”“巷道锚固体卸压破坏问题,澳门尼威斯人网站能不能解决?”从现场回来后,张广超便组织学生开展了4个多小时的“头脑风暴”。第二天,他们就带着解决方案来到郭屯煤矿,当面提出了解决方案并签订了合作协议。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他们研发出 “卸——固”协同防控技术,解决了困扰郭屯煤矿多年的难题。

而采矿工程2019级学生左嘉诚也有同样的经历。大二期间,左嘉诚曾一度感到焦虑与迷茫,成绩下降很快,而张广超正是左嘉诚的学业导师。“为了帮澳门尼威斯人网站走出困境,张老师指导澳门尼威斯人网站加入科研团队,寻找适合澳门尼威斯人网站的发展方向。”从学习认知到参与项目,左嘉诚很快熟悉了创新技能要领,成为团队学生骨干,做出了很多科研成果。

“张老师对学生成长十分关心,澳门尼威斯人网站经常能对一项试验、一个难题通宵达旦地讨论。一篇论文,张老师能给澳门尼威斯人网站改15遍以上,飞机上、火车上、出租车里、工程现场、矿区宿舍,处处留下了张老师指导澳门尼威斯人网站的身影。”左嘉诚说。

如今,张广超培养的博士生、硕士生在读期间,已有15人次获省部级科研奖励,拥有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近20项。(记者:韩洪烁)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